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組織學訂書

請各位同學注意!此表單每5分鐘更新一次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PBL Documents in Scribd

PBL

Medical Ethic and Education


 這個禮拜六日,親愛的同學跟學弟妹去東勢林場宿營
我留在學校台中宅!
而且把禮拜六獻給了"Medical Education"
嚴格來說是半天!

早上去聽了"快速發展的醫學vs.醫學倫理"
見到與楊志良先生勢不兩立的吳德朗
吳德朗先生貴為長庚最高醫療顧問
果然有她經營醫院與處理病患的方式
我想醫療倫理的A(Autonomy)B(Beneficence)
C(Confidentiality)D(Do not harm)E(Equality)
應該可以說是他做事的原則吧
(我想這跟RHY的想法一樣)
當然在場也是有醫師懷疑他的做法
二三十年前為一個得急性心肌炎的十八歲少女裝ECMO
是否太耗費醫療資源?
另一個問題則是病患自主權是否受到彰顯
病患想的是否跟吳德朗想的一樣

石曜堂的演講我是沒什麼感覺
下半場IRB的部分不關我的事老實說
我還做不到人體試驗
最後一個演講十分有趣
講換臉手術的醫學倫理問題
從移植物排斥到移植後的identify問題

簡單來說感謝平常我不是很喜歡的JDD辦這場演講
至少我有學到一些東西還有見到吳德朗了!


───────────────────────────────────────

下午場的部分是醫學教育的工作坊

先記錄一下我關心醫學教育的始末:
簡單來說源自於一年級下學期的課程改革浪潮
醫學人文是甚麼?是否可以將課程劃分為幾個領域
學校的課程是否能符合這幾個領域...

我想答案並不讓我滿意
因此在表達對於課程的興趣後被RHY叫去開會
(老實說她不讓我去開會也許我就不會關心下去了)
在那場會議中我提出由於基礎課程向下放
是否可以廢除通識"四大領域"
而系主任及院長竟然毫不考慮地同意了
我想那時候我就與課程是密不可分了
一下時其實SCORE跟SCOME我都有興趣
只是最後因緣際會我到了SCORE去了
不過現在卻有學長跟學姊問我想不想選NOME!

下午場主要是講六年制的改制經驗
台灣的醫學系將於102年入學起改為六年
到了改制的前兩年每個醫學院都是如火如荼的在改
因此學校基於刺探敵情辦瞭這場工作坊

結果是其實除了CSMU與KMU外
似乎其他幾間學校如CGU,YMU,NDMC均沒有太大個改變
也就是下放所謂的基礎醫學課程

在近十年的醫學教育改革中
基礎醫學課程run一遍以KMU為首
run兩遍以YMU為首
另外在這次的工作坊中發現NTU如以往的作風一樣
是沒有太大的改變的!

在會中CGU拋出到底六年制的意義是甚麼
並討論六年級到底是所謂clerk/intern/clerkintern?
最後更拋出開放學制限制...
可見即使在院長會議裡已決定好的東西
每個院長還是不知道六年制的意義是甚麼更遑論學生
這樣的現象讓在場的我們失望

KMU將anatomy移到大二上其實想一想還OK
也許有anatomy的知識embrology會學得更好

CSMU講parasitiology,histology and embryology移到大二
也許可以減輕大三的壓力,但是學習效果同樣與高醫模式都是待觀察的

簡單來說,這個工作坊的結果是各醫學院六年制的規劃尚不明確
令人擔憂!

期待個醫學院更進一步的規劃!


───────────────────────────────────────

首先要感謝CSMU的工作坊
除了解決了我的午餐外,也吃了下午茶

另外對GCW也十分感謝
感謝他為了醫學教育減少30萬的月薪
老實說我聽到的時候十分感動
(是說這樣也對他的身體好啦XD)
GCW的觀念的確符合學生需求
microsugery/target therapy等其實在三四年級不用放那麼多
這絕對是個正確的看法!
另外加入遺傳學也不錯(為甚麼沒有Proteomics)
個人認為該改名為轉譯醫學或分子醫學

接下來感謝NOMEs─林多偉學長與葉衡學長還有VPI吳瑀潔學姊
多偉學長都已經大六了還跑來台中聽工作坊
跟葉衡學長還有瑀潔學姊的晚餐也讓我收穫良多
其實不論是六年制或是七年制最大的問題是大一及大二
這塊之前被TMAC保護的處女地
雖然已經鬆綁,KMU and CSMU也正式放課程進去
但是博雅教育的規劃還是令人失望
醫學人文是不能Assement!
同樣博雅教育也是

報告的六間學校slide都有MD-PhD或是醫師科學家
但是都不多提(YMU稍微有提)
這顯示的是台灣的醫學教育在TMAC的醫學人文大旗一揮後
都如雨春筍的多了許多的醫學人文課程
質與量也甚少品管
而基礎的科學課程狀況也是一樣
基礎科學若沒有扎根
我想台灣的醫學研究不會進步

回頭一看,大三大四課程其實好談
大一二的規劃才是重點
我想當十二間醫學院的學生走出學校後
進入見實習後
大一二受的刺激將會顯現出來
每個學校的學生將會顯現不同的氣質與視野

醫學教育果然最重要的是大一二
這也是學姊提出大一二不應該排太多醫學教育課程的原因

希望在規畫完基礎醫學課程後
院長們能看看博雅教育的問題

另外PBL漸漸式微了
TBL及EBM也許會漸漸壯大
期待更多教學方式推陳出新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i project


i project的概念來自於apple公司一系列的電子產品如iPad,iPhone等
另外i世代也算是代表資訊化時代e世代的延伸

為甚麼會有i project這個想法呢?
應該來自於房間裡的紙本文件吧
對於醫藥相關領域的學生
大學時代的紙本文件堆起來應該也有一兩層樓高吧
就看看大一的講義加上共筆好了
我覺得應該就有半層樓高

i project的產生就是希望能將資訊即時化及行動化
若文件中有任何改變,均可以直接在電子產品上更新
而不需要印出來
另外,輕薄短小化也是另一個概念
想想看,當別人都帶著一本重重的圖譜去上課時
你卻帶著你的電子產品去上課

曾有同學算過:
若將大二到大五的講義及共筆電子化
並以iPad為電子平台的話
所花的費用會比紙本輸出還便宜
我想電子化還有一個好處是紙本化共筆幾乎無法與之匹敵的
那就是圖片的品質
"生物是一門圖像的科學"我想這句話沒人會反對
而像如解剖、組織、病理等以圖像學習為主的科目來說
電子化的圖片由於其全彩的關係
覺得學習效率會增加
電子化的圖片也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放大縮小
這是相對於紙本圖譜的好處
--------------------------------
這就是i project
一個為了解決大量紙本所想出來的概念方案
當然我認為也是有許多人仍偏好在紙本上做筆記、補充
(雖然電腦都做得到這些事)
因此也有一折衷方案─π project的產生
也就是將 i 與 p(paper)結合
以紙本文件為主,配上電子化的彩圖文件
我是認為若要電子化就全面電子化

而i project潛在未計算到的價值就是電子書及interactive software
當然這涉及版權
因此不可能被計算到
但是相信這是一項可觀的節省
若以圖像學習的角度來說

對於i project 我是已經準備好了
資料應該是夠齊全了
(我是覺得我的電子書存量已經可以開小型圖書館的)
當然這還要看老師願不願意讓學生上課用電腦
雖然這是未來的趨勢,也是早晚的事
若以筆電上課
左邊一個視窗講義;右邊一個視窗電子書
學習效率不升高才怪
當然另一件要考慮的事就是電子產品的壽命

我想這個計畫是否能推行就要看同學們的反應了
畢竟這想法還蠻前衛的!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台中大餐簡短食評


食評最高5分;最低0分

鍋大爺公益店
鍋大爺據說改名了,不過聽同學說好像風格一樣,鍋大爺的蛋捲冰淇淋不錯
自助式火鍋、麻辣鍋我覺得不辣啦(有人說我舌頭壞掉了)
食材還不差,冰淇淋有兩種(有H牌)
→4 points

台中伊斯坦堡中東餐廳
有點貴的說,多點人去可以點套餐較划算,食物道地但分量有點少
餐廳外面有大型的中東人偶
→4 points

提琴手廚房
音樂餐廳,主廚據說對酒很有研究,價位中等,烤麵包還不錯
→3.5 points

台中法森小館
OMG!整個是個高級的的餐廳,這次是學長家長買單
這次也是我第一次吃法國田螺,前菜(哈密瓜培根)還不錯吃
甜點(蘋果派+香草冰淇淋)也不錯
→4.5 points

水車日本料理
平價日本料理,可以再加點錢變成雙主菜,若錢再更多的話還可以叫甚麼梅竹餐
日本僑生說這是台中車站附近算道地的日本餐廳
→4 points

古拉爵文心店
價位算中高,義大利食物,已經有些跟中式口味融合
分量不算多,多點人一樣可以叫套餐
可以將飲料換成調酒,學姐說那邊的調酒都不錯喝
→4 points

僑園大飯店 海鮮百匯自助餐
喔!這個buffet也不少錢,食物算新鮮也蠻多樣化的
只是小心吃太多種食物,食物跟食物之間互相影響消化
廣式小點、日式炸物都有
→4 points

香茅語菇
點菜式火鍋,吃到飽,有點壽喜燒的風格
牛肉還蠻新鮮的,香茅做的飲料狠狠特別
配料還蠻多的
→4 points

鼎王公益店
不辣的麻辣鍋,鍋底是很便宜,飯也無限
但料很貴,是算道的,我看光叫凍豆腐跟豆皮就很貴了
但吃鍋底是很便宜啦,鍋底也可以外帶
→3 points

迦南園
一人一鍋,點菜式火鍋,吃到飽
海鮮很新鮮,南極冰魚、曼波魚、魚皮等都有
連我這個對海鮮沒什麼興趣的人都覺得不錯
甜點是現成的冰棒或中華豆花
→4.5 points

新光三越上海滬園
很貴耶,反正就點菜,點心好像不錯
→4 points

北澤公益店(與中友店型式相當,小北澤是一人一鍋)
開胃菜很精緻,飲料可以續杯(跟肉一樣寫單子)
只是以我五十分鐘吃十五盤肉的方式其實到最後面會很膩
要注意水跟醬油的比例
芝麻醬不錯,甜點也很好吃
→3.5 points

千葉火鍋
大推!平價自助式火鍋,料很多,飲料有現調的跟現成的
甜點也是,只是同學說甜點還好而已
他的麻辣鍋夠味
除了火鍋外,還有沙拉、剉冰、巧克力泉、水果、速食
→4.5 points

品田牧場中友店
服務態度佳
高麗菜絲佐芝麻醬可以續
豬排炸得金黃酥脆,調味適當
飲料與甜點普通
→4 points

風尚人文咖啡館忠明店
分量適中,稍嫌貴,有很多雜誌
川味水煮牛道地
環境還蠻悠閒的,開的很晚
→3.5 points

輕井澤
個人火鍋,雖平價,但一些附餐都要點
→3.5 points

三角街人文茶館興大店
其實不算大餐,可以吃很晚,適合開會
→3.5 points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2011年釣魚竿 搶先看

普通生物實驗
老師
洪惠媚
上課
基本上來說普通生物實驗大部分的課程都是由洪老師來授課,上課地點在杏樓五樓的生物實驗教室,洪老師還蠻溫和的,特別是講到質體轉型時,還會說故事,作實驗前老師都會先用ppt講解實驗原理及步驟,實驗通常三到四個人一組,幾乎每次都會拿實驗結果去給老師檢查當作點名,有時候還會多問幾個問題,所以上實驗課的時候不要混呀!還有要記得穿實驗衣,不然老師不小心看到課室會扣分的。
講義
講義是學校生物醫學科學系老師編輯的普通生物實驗紀錄簿,基本上實驗的觀念跟實驗步驟都在裡面,上課時老師還會再作補充,這些補充也許就是考試的重點,所以上課記得作筆記。實驗課本後面的實驗記錄要記得寫,老師心情好會收過去改。
考試
基本上上課在ppt跟實驗課本中都有提到,不會太複雜,考試為紙筆測驗,期中時會考一次跟染色體核型分析有關的考試,為問答題,該考試除了課本內容外,也要專心上課,ppt的內容也會納入考試範圍;期末考試就是選擇題,範圍包括實驗的流程、器材、藥品及結果等,他的部份的考題約占期末考的六七成。
共筆
生物實驗共筆看各班的需求,共筆一般來說都做實驗手冊內容跟ppt裡面講的就足夠了,ppt應該都會放到網路上去,在核型分析及分生技術部分宜多著墨(較複雜也很愛考)
老師
張文瑋
上課
上課認真,比重沒有很高,上課主要介紹一些生物化學跟實驗設計的部分,他的課會以實驗結果作為點名。
考試
授課比例不高,因此出題比例不高,範圍不脫高中教的簡單生物化學。
老師
劉玉凡
上課
劉老師的上課風格學弟妹們應該在普通生物部分已經有些認識,他的專長為生物資訊學,因此授課部分較偏向以電腦或模型來介紹生物學,他的課堂上教的東西往往比考得還複雜很多。(這也造成他在生醫系讓人敬而遠之,實驗室都招不到學生)
考試
ppt上老師說的重點大概就是會考的地方,範圍大概都是高中學過的。
老師
楊建州
上課
楊老師負責的部分主要是PCRDNA電泳,這兩個實驗要等的時間很多,因此兩次課上起來還算輕鬆,對分子生物學有興趣的學弟妹也可以在這兩堂課了解實驗室常見的分生技術。(他也會介紹PCR之歌!)
考試
ppt上都有提到,特別是PCR的部分考得不少。
Von 偉峰

有機化學實驗
老師
胡超群
上課
因為位於張不大樓一樓的有機化學實驗室無法用ppt上課,因此做實驗前都會到正心樓教室去借教室(0222)上課,講解實驗原理跟步驟,這時候也是交實驗結報更整組結報的時候,點名方式跟普生實驗差不多,做實驗時記得穿實驗衣,不然會被扣分,做實驗時也不要亂逛,不然點名看實驗結果的時候就會被問問題。交的結報部分:分為個人的結報(課本後面)跟整組的結報,胡老師兩樣都要求要交。實驗課幾乎都是他跟朱智謙老師在上課,上課步調較慢,喜歡將化學與醫學連結,儘管有時候會講太多,每次做實驗只要被他盯上的人,在檢查實驗結果及點名時都會被問特殊的問題(無機、分析)
講義
課本是學校應用化學系的有機化學老師群編的,實驗原理、步驟都在裡面,每一個實驗後面附有小結報,都要在下一次實驗前交給小老師或是學藝,最好不要遲交,課本裡面藏匿了許多重點,做實驗前最好看一下。
考試
期末的考試基本上都是選擇題,考古題出的不少,想要有好成績除了實驗要專心做外,結報跟老師問的問題都要注意,課本又順便看一下,不會考太複雜的反應機構。
共筆
與普生實驗的共筆一樣,看各班需求製作,共筆儘量包含實驗原理(附圖佳)、簡單敘述實驗步驟(畫圖佳)、實驗注意事項、實驗藥品介紹、補充資料、實驗問題及討論等。至於方程式及結構部分的圖怎麼畫呢?可以使用ChemBioDraw這套軟體,至於怎麼得到呢...,另外起乩實驗的分子對稱性部分尤其難做!
老師
朱智謙
上課及考試
上課很有條理,他上的東西還是好好讀,因為他說會不會考其實不太準!檢查實驗結果時有效率、較不會問問題。結報部分朱老師交個人結報就好了。
老師
賴雅韻
上課及考試
上課速度中等,人很好,ppt內容有時候會太豐富,問的實驗相關問題比較好回答。,因為上的部分不多,考的也沒有很多。他十分重視整組結報的品質,希望內容越豐富越好,最好有附圖。
老師
何永全
上課及考試
他只上一個實驗,因此考試時他大約只考三題,上課輕鬆,實驗部分也算好做。
Von 偉峰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第22屆傳藝類金曲獎

喔!這篇本來禮拜日就要寫了
但...有不知道在幹嘛混到今天才寫
其實早寫晚寫是沒什麼差(好像很少人看我的板?拜託大家推廣一下)
說老實的,金曲獎大家一直關注的都是流行音樂類的
由轉播就知道,台視並沒有live轉播
而是留到深夜才首播
是說台視財金台有直播拉
其實也不是跟傳藝類的金曲獎不熟
20屆的評審團獎可是建中生物科退休老師─阿貫老師
所帶領的原聲音樂學校所錄製的─唱歌吧!
那片CD+DVD的作品
CD所收錄的布農音樂作品,小朋友的聲音乾淨且嘹亮
DVD的影片更是讓人動容

22屆的傳藝金曲獎請到王文華跟阿雅當主持人
實在不太懂為甚麼王文華要被阿雅取「小玫瑰」這個綽號
這屆金曲獎的表演節目感覺是跨時代且跨界的
我還蠻喜歡這樣的音樂風格
這次的典禮音樂主要是由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擔綱
第一個表演節目是「風華樂典」
演奏的是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夏>第三樂章 跟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鋼琴
都還蠻常聽到的 話說葉孟儒老師彈鋼琴彈得好「用力」

第二個節目「跨界瘋樂」算最有看頭的
因為Janet,她是誰應該不用多說吧
TLC的「瘋台灣」主持人
用一個交響樂團的規模來演奏台灣民謠有一番特殊的風格
從「丟丟銅仔」到「無樂不作」
音樂銜接得還不錯,話說勾起了我小學的不少的回憶
我的鄉土語言似乎是從國小才開始會說

話說第三段節目「曲藝傳新」我只能說我不太熟就對了
儘管是京劇名伶─魏海敏老師演出孟小冬組曲
大Cast都出來了,只是我實在不看京劇崑曲的說
今年把沉默之丘的配樂山根晃(Akira Yamaoka)請來台灣
參加金曲獎,他還小露了一手電吉他,只是環境音有點大就對了

喔!說到今年的評審團獎:賴碧霞女士的:「送客傳家寶」
整理客家山歌實在是件不簡單的事情
客家的腔調台灣就有六種
南北的用詞也有差
只能說七八十歲了還能那麼拼命
值得佩服
而今年的「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也是客家歌手獲得
是個不錯的現象,台灣的鄉土語言有可能復甦的趨勢?

而特殊貢獻獎則頒給的台灣的拉赫曼尼諾夫─蕭泰然先生
一位在美國卻心繫台灣的音樂家,他是實至名歸
失落的環節The Missing Link/世界軌跡樂團 這次拿到
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及最佳跨界音樂獎
改天可以找來聽聽看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相角] 回過頭看那十一點鐘

那天上午十一點,器材車準時開進校園
從見到TRUSS的那一刻開始
我知道我即將卸任,通往另一扇人生的大門
看著舞台搭起來,一塊塊LED幕組合起來
接上電源,絢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音效從耳邊響起
高彩度與明度的將開幕片呈現於我的眼前
我知道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儘管我尚未通過大眾的考驗
四十顆五彩的螢光球在我面前出現
唯有嘗試,不論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才能呈現在人們眼前
不敢說自己做得完美,只能說自己盡了一份心力
時間一點一滴地流轉,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個體
每個細胞各司其職,負責與堅持無所不在
下午十一點,與這個巨大建築物道別後,走出校門

隔天上午十一點,時間進入倒數,腎上腺素已在我的身體中漸漸蓄積
一樣的,一走進活動中心,迎接我的是一排排椅子與即將受到大眾考驗的組合
對稱、立體、歪斜、對比,多樣化的圖像在我腦中迅速飛過
子彈般的文字由嘴巴中脫出,抑或轉換為行動
下午五點,一個小插曲挑動了巨大個體的敏感神經
完美與現實互相角力
歪斜的影像逐漸在眾人面前出現,很夢幻也很現實
時間飛也似的過,五點三十,我永遠記得當第一群大眾進入會場時
腎上腺素迅速充滿全身,嘶吼式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亮眼的色彩及光束與心中的圖像共鳴,是很難不讓人迷失的
不就跟著一群大眾檢驗自己的作品
果然不錯,聲與色極盡刺激著我的大腦皮質
六點整,大眾趨於平靜
然而,這才是一天中腎上腺素濃度最高的時候
永遠不能忘記每個決策點
冷光炸黑武士;彩帶噴射舞空中
也永遠不能忘記當一顆水球直搗了作品的心臟
那種憤怒與驚愕是無法以筆墨形容的
那作品中的藍色傷痕在我心中永遠抹不除
每當向前看都提醒著我,除了不和諧之外還有不少錢
到了尾聲,動聽的歌聲似乎為這幅作品寫下了最好的註解
另外,雋永的校歌聲讓我對這幅作品動時充滿了莫名的信心
在按下按鈕後,彩帶四射的同時
關心的不是裡面,而是外面的綿綿細雨
那是結尾,一個華麗的結尾
殊不知卻是個差點斷頭的結尾
我奔下樓梯,自以為自己的作品即將畫下雖不完美但壯麗的句點
然而,在倒數六十秒後,我再次擊發
事後,回頭觀看整幅作品
那是我最後悔的一筆
若那一筆慢一點下
也許我就能將作品完整結束,並獻給我鍾愛的四十七個夥伴

下午十點,走進教室
迎接我的是一群未滿足大眾
頓時感覺到,在這十一小時中我錯過了很多
不論有再多的剪影流傳,也許中間的那幾個小時才是重點
十點半,再次回到活動中心
交出對講機的那一刻
一切都結束了,責任完全的解除
與他與她相視而笑
她,永遠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午十一點,走出他的嘴巴
與他一同呼吸的一千多的日子,到此結束

這二十四小時有許多收穫,也有不少失去
在完成自己的作品時,切勿忘記與你並肩作戰一千多個日子的朋友
雖然作品力求完美,然而回憶跟作品一樣會在心中留下清楚的印記

~給六十三屆畢籌會,也祝學弟妹們畢業快樂,前途似錦